第164章 张天明回国
这场争夺,主要是发生在水叶荷与张万成之间。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本来,水叶荷就铁了心想要购买这儿的别墅。 加上张家让胡老道暗中施法,想要害了自己的深仇大恨,水叶荷更不会让张万成得手。 张万成也是哭笑不得。 有心想要放手一搏,却又苦于囊中羞涩。 想要玩上一招空城计,让水叶荷多花冤枉钱。 却又发现水叶荷在不停地通电话,让人盯牢了张家的资金出入。 到底是商界女神,智商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高。 未曾开战,就已经堵住了张家的所有退路。 损失一千万还好说一点,得罪了顾建设,那可就能招来弥天大祸。 到了最后,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水叶荷以一点三亿的价钱,拿下了6号别墅。 赚了这么一大笔钱,袁天宇没有忘乎所以。 在发放房产证的时候,不管是哪一家买主,他都赠送了不少物资,或者是减免了相应的费用。 加起来的话,总得要有一千万左右。 买主看到他这样的做法,都会赞上一声:“袁老板,会做人。” 袁天宇对顾家和水家,则是直接减免了五千万的房款。 一场闹腾了一年多时间的九龙岭别墅风波,由于方子玉的介入,算是来了个喜剧性的结束。 这些别墅,都是精装修的房屋。 虽说关闭了半年多时光,只要稍加修整,就能入住。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选择黄道吉日搬家。 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些日子里,张氏家族可算是流年不利。 对一号别墅下的黑手,输得是一败涂地。 对水叶荷的下手,同样是溃不成军。 就连赌石的事,差点儿连裤子都给输掉。 从拍卖现场回到家中的张万年,端起下人泡好的茶,刚刚喝了一口,就烫到了舌头。 “咣当!”茶杯被摔到了地上。 怒火中烧的张万成,想要找个商量的人,也无法找得到。 父亲张虎是个暴躁的性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儿子张天庆,是个伤残之人。 就是健康的时候,也不足以与之商量大事。 胡老道去了远方,说是要找师门高手,好报今日之仇。 家族之中能商量大事的人,一个是戴峰,一个是王大彪。 为了帮吴长江出气的事,戴峰已经成了阶下囚。 找了好多人打招呼,也没能见到一点效果。 王大彪也被吓破了胆子。 吴家的那些脏事,不少都牵扯到了他的身上。 如今的他,是终日蛰伏不出。 就连平常的人际交往,也不敢参加。 “唉——”张万成长叹一声。 他实在想不出,自己能与什么人商量大事? “老爷,大少爷回来啦。”一个下人冲了进来。 “这孩子,回来也不打个电话。”张万成心中一喜,立即就站了起来。 张家所有晚辈之中,最得张万成欢心的就是长子张天明。 不管是相貌,还是智慧,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这些年的时间里,张天明一直都在大和国留学。 不知是什么原因,让他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突然回了国。 不管怎么说,自己总算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助手。 “天明在哪儿,快,快让厨房准备酒席。”张万成一边吩咐,一边往外走去。 “爸爸,我回来啦。”一个戴着一副金框眼镜,身穿一件斜纹蓝格衬衫,一副精英白领样子的年轻人,大步走了进来。 “天明,你可回来啦。”张万成将儿子一把拥入怀中。 一番寒暄之后,父子二人坐到了餐桌上。 看到儿子挤眼色的动作,张万成挥手示意,让所有下人都离开餐厅,好和儿子说点知己话。 等到下人退出之后,没等张万成问起,儿子就主动介绍了起来:“爸爸,我这次回来,是想要寻找一件古董。” “什么古董能让你放弃学业,专门从大和赶了回来?”张万成有点不解。 张天明低声说道:“爸爸,你听我说……” 说到最后,他才恢复原有的声调:“爸爸,乌龙会那边答应。只要能找到这件古董,以后江北与大和的出口,全部交给我们张家。” “太好啦!”张万成一口喝下了杯中酒。 拍卖会的下午,吕凤举和蓝天成一起回了燕京。 他们都是知名的国手,每天等着进行治疗的病人,早就排满行程。 为了顾和平的病情,已经打乱了不少安排。 看到顾和平的病情已经稳定,他们也就立即乘飞机离开。 顾文秀也陪着他们同机离开。 她要急着去找杜老头儿,禀报方子玉的一切。 玛丽去了狮子国。 作为一个国际财团的总裁,她有自己的事务要办。 江滨这边的融资公司,交给雷娜小姐就行。 大的方略已经定好,除了袁天宇的建筑公司和叶如冰的贸易公司投资以外,玛丽还选择了一些有潜力的公司。 接下来的时间,将由雷娜小姐负责落实就行。 这么多人的离开,让江滨城的领导松了一口大气。 走了好,走了省得提心吊胆。 大人物的离开,不会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 这天下午,方子玉给叶如冰打了一个电话。 说是要到保安队的朋友家中做客,就不回家吃晚饭了。 他去的朋友家,是余大平的家。 连续三天的针灸,余大平的老寒腿算是彻底痊愈,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那么一种折磨。 为了表示感激,他请方子玉到家做客。 最主要的原因,自己的妈妈已经瘫痪在床多年。 想请方子玉出手查看一下,是不是能够治愈? 下午四点的时候,余大平和吉星打了一声招呼,提前下了班。 他和方子玉合乘一辆摩托车,去了自己的家。 “方兄弟,你得要置办一辆车才行。总是打的,这费用可吃不消。” “大哥,你说得不错。我已经找人,买了一辆二手长安车。” “那就好,出门能方便一些。” 余大平的家,住在东亭小区的一套商品房里。 房子的面积不大,只有70多个平方。 听了余大平的介绍,方子玉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爸爸早逝,妈妈中年守寡。 三年前又发生车祸,长年瘫痪在床。 为了照顾妈妈,妻子也不好出去打工。 儿子在外读大学,也要一笔不小的开支。 听到这儿,方子玉更是感动。 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冒着丢工作的风险,为自己仗义执言,这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事情。 “余大哥,你放心。阿姨的病,我一定能治好。” “那可就太好啦。妈妈的病能治好,我老婆也能出门打工。两个人养家,就要轻松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