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节
书迷正在阅读:卿卿难哄、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天灾+怪谈]、撒娇攻被男主强娶了、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偏执竹马真香了、洛阳锦、玄学大佬满级回归后杀疯了、反派坐拥天下财富[快穿]
心里爽爽再说。 【所以这家伙还是去吃丹药了吗?】刘煓从中抓到了一个重点。 本来他们也都是封建迷信的那种,对于丹药这种东西,开始的时候他们还都觉得不错呢。 只是他们死之前的身份都还不是那么高,起码不支撑他们找来方士们给炼丹呢。 否则他们也想吃。 但是现在经过陈曦的科普之后,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丹药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吃了不会延年益寿不说,死的还更快了。 【是的,朱常洛自知命在旦夕,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命李可灼入宫献药。 到中午时分,李可灼调制好一颗红色药丸,让皇帝服用。 朱常洛服完红丸后,感觉还好,让内侍传话说: “圣体用药后,暖润舒畅,思进饮膳。” 傍晚,朱常洛命李可灼再进一粒红丸。 尽管御医们都表示反对,但是朱常洛坚持要再服一颗。 于是,李可灼再让皇帝服用了一颗红丸。 服后,朱常洛感觉安适如前,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不过很快,在九月初一的五更,朱常洛就驾崩了。 因为和朱常洛吃红丸的时间实在是太过接近了,朝臣们纷纷议论,认为李可灼、红丸是致皇帝暴毙的罪魁,而且还牵涉到方从哲。 不过,方从哲、李可灼对于朱常洛服药,本就是抱着一试的希望,对于朱常洛的死并不要负什么责任。 后来,内阁大学士将进药的前后始末详细地在给继任的明熹宗朱由校的奏疏中说明,才使方从哲摆脱了困境。 红丸,其实与嘉靖皇帝朱厚熜当初服用的红铅丸类似,是用妇人经水、秋石、人乳、辰砂调制而成,性热,正好与当初崔文升所进的大黄药性相反。 本就虚弱的朱常洛,在最后的岁月连遭性能相反而且猛烈的两味药物的折磨,就这么暴毙而亡。】 朱常洛脸色一白。 所以他还是没能免得了一死不说,还死得更快了? 【其实如果朱常洛号召全天下的名医来给他治病,说不定还有几年活头。 但是非要想不开去吃丹药,那就是自己给自己死亡加速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朱常洛真的是朱厚熜的后代没跑了。 也不知道这爷孙俩下去之后会不会交流一下谁吃的丹药更好吃一点。 不过我看那些原材料,就算是放了蜜应该也是难吃的厉害吧。】 陈曦调侃了几句。 朱厚熜:“……” 朱常洛:“……” 两人的脸色都有点难看了。 有些话其实不必说的这么难听的。 尤其是朱厚熜,他心想,以后找点干净的吃不就行了? 【这个时候的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年仅三十九岁。 他的离奇暴崩也为其子明熹宗朱由校留下一个剑拔弩张、分崩离析的统治集团。 《明史》曰:“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朱由校的生母王氏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朱翊钧便命令朱常洛的李选侍抚育朱由校。 这位在朱常洛继位后因为受宠,朱常洛想要封她为皇贵妃。 但她并不满足,唆使朱常洛立自己为皇后。 所以在朱常洛去世后,大臣们很害怕李选侍因为这个得寸进尺, 刘一燝与内监王安骗过李选侍,扶朱由校出宫,至文华殿,与张惟贤等叩头呼万岁,拥朱由校居太子寝宫。 尚书周嘉谟等官疏请李选侍迁出乾清宫,移居哕鸾宫也就是宫妃养老之宫,以防止李选侍干政。 首辅方从哲犹豫徘徊,御史左光斗上疏直斥李选侍,并说“武后之祸将见于今”。 只能说这帮人是真的对自己没什么信心,觉得什么人都能成为武则天了。】 【李选侍大怒,宣召左光斗,左光斗拒不赴召。 给事中杨涟力促方从哲定议移宫,并严词抗疏说: “选侍阳托保护之名,阴图专擅之实,宫必不可不移。” 刘一燝、周嘉谟等共助其事,李选侍被迫移宫。 九月六日,朱由校还居乾清宫,登上了皇位,改当年八月之后的年号为泰昌,次年为天启。】 第256章 第二百五十六个老祖宗很骄傲 【只能说, 明朝的这些大臣们, 也或许是男人们,总是觉得一个人不行的话, 那都是因为女人的问题,而不是这个男人自己的问题。 但是他们没想到, 没了养母,还有其他的女人。 李选侍移宫后,年少的朱由校在内廷无所依恃, 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幼时侍奉他的太监魏进忠,进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客魏相结, 内廷与朝官的斗争仍在继续。 东林党人担心客氏干政,建议按例赶客氏出宫。 客氏与魏忠贤狼狈为奸,反击东林党人, 一时之间, 擅权弄政, 厂卫横行。】 【……】嬴稷觉得自己要笑死了,【真的是自己没本事是没脸承认的, 只能往女人身上推锅是吧? 就算是当年义渠王被母后诱杀的时候,也不会有人说是男人太弱,而是母后更强罢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人反而越来越回去了呢?】 东林党们:“……” 这个昭襄王说话真的是太难听了。 【这个时候盛行给女人裹小脚, 男人们的布估计是裹在脑子里的吧。】陈曦耸了耸肩。 【不过, 这个东林党又是什么?】 【东林党是晚明时候出现的一种政治党派,东林人士讽议朝政、评论官吏, 他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 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赃枉法。 这些针砭时政的主张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同时也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 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从国本之争开始,东林党的党争就开始了。】 【或许是因为国本之争的时候东林党站在自己这边,所以朱由校即位后,令东林党人主掌内阁、都察院及六部,东林党势力较大,众正盈朝。 杨涟、左光斗、赵南星、高攀龙、孙承宗、袁可立等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方从哲等已逐渐被排挤出去,吏治上面稍微显得好了一点。】 【但是在这个时候,后金的努尔哈赤已经率军攻陷了沈阳, 明总兵尤世功、贺世贤都战死。 总兵官陈策、童仲揆、戚金、张名世前去援助辽东战事,和后金军在浑河大战,但全军覆没。 之后,努尔哈赤攻取了明朝辽东重镇辽阳,经略袁应泰自杀。 努尔哈赤攻取辽阳之后,朱由校再次启用熊廷弼,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 八月,参将毛文龙升任副总兵,命他排派兵守镇江。】 【这段时间里,朱由校针对后金的攻击做了不少部署。 不过这个时候明朝的战斗力…… 总之是节节败退,后金军攻取了西平堡, 明副将罗一贵战死,镇武营总兵官刘渠、祁秉忠战死。 王化贞与熊廷弼撤入关内。 四月,朱由校任命袁可立为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赞理军务,节制两镇兵马。】 【在军事上不太行,朱由校就从其他方面下功夫了。 朱由校这个时候下诏为张居正平反,录方孝孺遗嗣,优恤元勋,给予祭葬及谥号。 从这些方面来看,朱由校还是有当一个明君的心的。 不过此人的心也就到此为止了,在天启三年,魏忠贤执掌东厂,用阉党的势力制衡风头正盛的东林党。 魏忠贤这个人,也是明朝有名的大宦官,是明朝四大宦官之一,在朝中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卖官鬻爵,加速了晚明社会的溃败。 可以说,一样是个在后世人的作品里面经常出场死无葬身之地的奸臣。 他碰上朱由校这样的皇帝,那可谓是鱼碰上了水啊。】 【和其他明朝的皇帝一样,朱由校也是有着自己的小爱好的。 或者说是大爱好。 这位皇帝有着一个特别响亮的外号,叫做“木匠皇帝”。 听出来了吧,这就是一个喜欢做木工的皇帝,终年不倦。 魏忠贤便抓住了这一点,每每在他做木工的时候,魏忠贤就奏事。 朱由校厌烦,不肯听下去,推说自己已经都清楚了,你们看着办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