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节
书迷正在阅读:卿卿难哄、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天灾+怪谈]、撒娇攻被男主强娶了、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偏执竹马真香了、洛阳锦、玄学大佬满级回归后杀疯了、反派坐拥天下财富[快穿]
而朱厚照可能还会觉得,刘瑾实在是太懂事了,帮自己分担了不少呢。】 【但是即便如此,刘瑾还不满意。 他借助厂卫的力量来强化权力, 他的同党丘聚掌握东厂, 还恢复了西厂,由另一同党谷大用统领。 他还怂恿朱厚照建立内行厂, 交给他自己亲自统领,凌驾于东西厂之上。 他利用这些特务机构陷害异己尤其是言官, 安奎、张彧、周玺、黄景等官员均受到迫害,轻则削籍,重则致死。 据说在刘瑾当权的几年中,枷号而死的就多达数千人。 在刘瑾的淫威下,超过八成的官员见到刘瑾都要跪拜,而上一个专权宦官王振则只受到约五成官员的跪拜,可见刘瑾的专权在明代又到了一个新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刘瑾贪污受贿、结党营私都是家常便饭,据说当时民间流传大明有两个皇帝 ——一个是“朱皇帝”,一个是“刘皇帝”; 一个是“坐皇帝”,一个是“立皇帝”。 而刘瑾亦可能萌生不轨之心,他所豢养的余明、余伦、余子仁等江湖术士称刘瑾的侄儿刘二汉命相贵不可言,暗示他可以当皇帝; 而刘瑾还结交陕西总兵曹雄,也被认为居心叵测。】 陈曦微微摇头:【也不知道朱厚照知道这些事之后,是不是还觉得这“天下事岂专是内官坏了?” 这天下的好宦官确实不少,高力士、郑和,那都是正面形象的宦官,可他碰上的不是这么回事啊。】 【而且因为刘瑾实在是太贪心了,得罪过的人非常多,甚至包括同为“八虎”的张永也同他反目。 正德五年,刘瑾推行清丈屯田的政策, 宁夏巡抚安惟学、大理寺少卿周东在宁夏强推此项政策,追征钱粮、马价,引发军心不满, 宁夏庆王府下的安化王朱寘鐇趁机于同年三月发难,杀死安惟学、周东及镇守太监李增、监枪太监邓玉、宁夏总兵姜汉等人, 宣布起兵清君侧,即铲除刘瑾,并在檄文中历数所刘瑾的种种罪恶。 不过刘瑾在向朱厚照报告朱寘鐇造反时,故意隐匿了朱寘鐇所发布的指斥自己的东西。】 【这个时候如果朱厚照足够英明,那就应该知道刘瑾定然有问题了。 所以朱厚照并没有让刘瑾自己处理这个问题,而是命杨一清总督军务,张永为监军太监,率领京营讨伐叛军。 然后这两人在出去的途中,就得到了不愿附逆的宁夏游击仇钺计擒朱寘鐇的消息, 杨一清仍偕张永至宁夏安抚军民,两人在这一过程中相约铲除刘瑾。 刘瑾此时权势滔天,当然也通过自己的特务获悉了此事。 他必然是不可能善罢甘休的,于是转手就准备陷害张永, 然而还没动手,张永就于八月十三日带着朱寘鐇凯旋京师,朱厚照身着戎服,亲至东安门迎接,在宫中并举行大宴。】 【到了夜晚,刘瑾退出,张永趁机上奏刘瑾意图谋反,并从袖中掏出写有刘瑾十七条罪状的奏疏。 朱厚照看了之后大怒,说:“刘瑾负我!” 马永成也附和着张永,朱厚照便派四名身强力壮的长随逮捕刘瑾。 刘瑾就这么下狱了。 但是刘瑾和朱厚照毕竟感情深厚,朱厚照本来也没有要杀刘瑾的意思, 不过随后在刘瑾家中抄出数百万两金银、各种珍宝、私藏的衣甲和弓弩以及藏有两把短刀的折扇,朱厚照便下令将刘瑾凌迟处死。 此后,朱厚照又重用钱宁、江彬等武人,但再没有人像刘瑾那样专权了。 这可能就是杀鸡给猴看的效果吧,还挺明显的。】 朱厚照神色愤怒! 他一来愤怒刘瑾居然会这样辜负他的期待,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辜负皇恩,他都对刘瑾这么好了,这狗东西居然还想造反? 二来愤怒的是这事小声说就行了,没有必要搞得众人皆知吧? 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被刘瑾坑骗了,对天幕有什么好处吗? 没有啊! 【刘瑾的问题解决之后,也并不代表朱厚照统治时期就风平浪静了。 事实上正相反,正德年间是明代中期民变比较频繁的时期,大约爆发了30多次民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之前就积累的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再加上刘瑾乱政等因素, 尤其以四川、北直隶和江西最为严重。 四川先后爆发了刘烈起义、蓝廷瑞起义、曹甫起义、廖麻子起义,被林俊、彭泽平定; 北直隶爆发了刘六、刘七起义,他们在进攻北京失败后,转战山东、河南、南直隶、湖广,到正德七年夏秋之际才被陆完剿灭。 朱厚照将为首的六名“乱党”剥皮制成马鞍,据此后他骑射之际,还时常使用这个人皮马鞍。 不得不说,朱厚照的这个行为,还真是有了朱元璋的亲传啊。 江西农民起义则持续至正德十三年才被王守仁平定。】 【……人皮马鞍,也不觉得恶心。】嬴稷实在是不懂他们老朱家的这点爱好,听起来就觉得血腥。 陈曦沉吟片刻:【或许这就是朱家的爱好吧。】 朱世珍憋红了脸,想说自己并没有这种爱好。 但是想想他儿子扒皮萱草,他后人用人皮马鞍…… 说不出来什么反驳的话啊…… 他老朱家怎么看起来还真的有点热爱这种让人头皮发麻的事情啊…… 【除了内部不行,这个时候的大明还有外患。】 【你是说,北方的蒙古人?】 【是的。 自也先死后,蒙古那边经历了一段时间群龙无首的状态,这使明朝边防压力有所减轻。 不过到了弘治年间,达延汗崛起,驱逐瓦剌,威胁明朝,特别是弘治十一年以后与明朝之间的贡市贸易中断,导致达延汗连年犯边。 朱厚照刚即位,明朝就遭遇了达延汗入侵的虞台岭之战。 不过在正德前期,达延汗仍在忙于统一鞑靼,虽然屡屡进犯,但规模都不是很大。 但是野心勃勃,一直意图统一蒙古的达延汗怎么可能甘心就这么小打小闹的? 从正德八年起,随着鞑靼的统一,达延汗的进犯愈发严重,令明朝疲于应付。】 【正德十二年春,达延汗率领七万大军南下,大败宣府总兵潘浩,杀掳3749人,劫掠牲畜23500余头。 朱厚照听了这些摩拳擦掌,然后决定亲自巡边,抵御鞑靼。 不过他并不是跟自己的先祖一样,正大光明的表示自己要亲征, 他的亲征计划并未与群臣商议,于八月初一日微服就出了德胜门。 等阁臣梁储、毛纪、蒋冕得知后他已经跑了,臣子们于次日追至沙河,上疏谏阻,朱厚照不听。】 【……】嬴稷沉默片刻,【本来还挺好的一个御驾亲征的事情,怎么看起来好像是在做贼呢?】 【难道他能力其实不行,又是第二个瓦剌留学生?】 虽然并不懂“留学生”是什么意思,但这并不妨碍赢子楚活学活用。 前面陈曦提过几次朱祁镇的外号,他都记住了。 朱祁镇:“……” 不是,现在不是说朱厚照吗?提他做什么? 重点关注在这个小子身上啊! 御驾亲征就御驾亲征,关他什么事! 要不是王振…… 就算朱祁镇还是信任王振的,但是经过天幕这么一叨叨,他心里难免对王振也是有些埋怨的。 如果他能做得好一点,如果能不那么虚荣心一点,如果…… 他是不是就不会在土木堡发生那么大的变动? 现在朝臣看他的眼神如同看仇寇一般,当年被他祖先朱元璋从《孟子》里删掉的东西又重新被拿出来了似的。 多少让朱祁镇有点坐立不安了。 至于朱厚照就有点着急了,上蹿下跳的。 不是,天幕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他御驾亲征还得偷偷的呢,说出来不就堵了他的路了吗? 而且把他和朱祁镇比是什么意思啊?虽然朱祁镇是他的祖先,那他也看不上啊! 【哎,庄襄王此言差矣。 这朱厚照虽然是个熊孩子,但是在军事上面,其实是颇有几分天赋在的。 可以说,如果这时候他有一个类似朱高炽的人在,帮他稳定朝纲的话, 如果他能和普通帝王一样的寿命的话,说不定明朝能在这个时候再出一个朱棣一样的帝王。 不过很可惜啊……】 陈曦叹了口气,多少对朱厚照是有点可惜的。 这位如果能够好好长,没有被溺爱长大,有着充足时间的话,也说不定会是个明君的。 只可惜…… 第240章 第二百四十个老祖宗很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