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节
书迷正在阅读:卿卿难哄、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天灾+怪谈]、撒娇攻被男主强娶了、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偏执竹马真香了、洛阳锦、玄学大佬满级回归后杀疯了、反派坐拥天下财富[快穿]
不大啊! 你看除了对皇后的家人外, 他还对什么人这样了吗? 没有。 所以这点小事,就不能直接过去了吗? 揪着不放太没意思了啊。 【当然,朱佑樘也曾经深夜里单独留下他在宫中,敦敦教导,他以头触地,表示悔过,以后逐渐收敛。 但是实际上还是不行。 导致后来嘉靖皇帝继位之后,累积了越发多的不满,不光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甚至把姐姐,当时已经成为太后的张皇后也直接给带累的抑郁而终了。 张太后在嘉靖20年去世,去世前很凄惨,去世后也不怎么样,是直接合葬进泰陵的,但是没有进祖庙。 不过想必她也十分满足吧,毕竟是为了糟心弟弟奉献了一生对吧?】 朱佑樘:“???” 不是,皇后并非无子,朱厚照作为太子,天资聪颖,哪怕是他去世的时候,这孩子年纪还小,也决计不会做出虐待生母的事情来。 所以到底为什么皇后会晚景凄凉,甚至会因为弟弟被杀而抑郁而终? 现在是太子不在,在的话朱佑樘一定会站起来打一顿屁股。 但是大臣们就没有这么好,帮着朱佑樘想这个问题了。 ——毕竟又不是直接杀了皇后娘娘,只是杀了她那两个目无法纪的兄弟,是皇后娘娘自己想不开寻死的。 难道还要因为所谓孝道,放任许多人继续为恶不成? 文化人们当即就开始上谏了,咬文嚼字了一堆。 核心主题跟现代人骂熊孩子差不多:你不教训,有的是人会替你教训。千百年后你甚至因为这个得不到什么好名声! 最后甚至还来了个不差于死谏的威胁:我知道陛下向着自己的两个小舅子,因为他们不惜杀害有功之臣。 但是还希望陛下在杀我的时候把我的名字记下来,这样我也算是万古流芳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差不多就算是指着朱佑樘的鼻子说:你因为这个杀我就是昏君,会遗臭万年的。 朱佑樘刚刚被天幕夸了,然后又因为维护妻弟被骂了,现在要是真因为这人的话杀了他,那他昏君的牌子就又要挂上了。 于是朱佑樘憋着一股火气,还得好声好气的安慰这些官吏们。 不过他心中确实也开始思考,自己这些行为是不是真的错了。 其实善恶如何他心中当然是有数的,他也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对的,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回去跟皇后商量一下吧,这天幕都这么说了,也不是他们一意孤行就可以的。 这天下终究还不能是让皇帝为所欲为的天下啊…… 朱佑樘多少有点遗憾了。 当然,他现在最关注的还是那个年号“嘉靖”的到底是他哪个子孙? 怎么能对皇后如此不敬! 等天幕说到了,他首先要教训一顿这个家伙! 【朱佑樘死后,便是其和张皇后的长子朱厚照继位。 朱厚照这个皇帝吧……】 陈曦面色复杂,【明朝的皇帝十分能够表现皇帝这一物种的多样性,奇葩多,而且奇葩的类型都各不相同。 但是朱厚照在这群皇帝里也算是拔尖儿的。】 嬴稷哈哈大笑:【哎,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现在听你说了这几个明朝的皇帝,都还挺有意思的。 一个控制欲强杀人如麻我武安侯都要甘拜下风的,一个抢了侄儿皇位当了皇帝没事儿就御驾亲征的, 一个胖的都快走不动道的,一个喜欢蛐蛐儿搞得百姓都为了蛐蛐儿家破人亡的, 一个带着满朝文武去给瓦剌送俘虏,回来还要把帮他忙的人给砍了的, 一个因为自己的妃子死了,就自己也跟着去了的, 一个让自己的妻弟带皇冠的……】 嬴稷说一个,一个明朝的皇帝就黑了脸。 偏生他说的还没错,但是这么一看下来…… 朱元璋气得要命,自己的后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他就把愤怒的视线注视到朱棣身上。 相比之下,朱棣已经是最正常的一个后人了。 喜欢御驾亲征算什么?他只不过是当了大将军罢了!又没有像朱祁镇一样去给瓦剌送温暖! 其他朝代的皇帝没有说出口,但是心中的幸灾乐祸是很明显的显示在脸上了。 和明朝的皇帝比比,他们的皇帝还是正常许多了。 嬴稷当然不知道这些皇帝们的心理,当然知道了他也不在意,他还兴致勃勃的问呢:【所以,这家伙奇葩在哪了?】 【我慢慢说。】陈曦不急不忙的说:【朱厚照确实是很受宠的,在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出生,第二年就被立为太子了。 弘治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朱厚照出阁讲学,由程敏政、梁储、焦芳、王鏊、杨廷和、费宏、靳贵等二十人出任讲官。 他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对讲官的礼仪十分到位,而且记忆力超群,上一天所教内容在第二天就可以掩卷背诵, 所有讲官的名字也被他记住,只要有一人没来就会被他发现。】 说到这里,陈曦顿了顿,露出了一个滑稽的表情,【有这样的记载,恐怕是他真问出来过这样的问题。】 【朱佑樘十分疼爱这个太子,外出游览时都会带上他,随时教导。 不过,在他的教导下,朱厚照的学习进度很慢,到他登基前只学过《论语》和《尚书》,就连这都还没学完。 影响其学习进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学习之外更热衷于骑射,而朱佑樘也不会管他。】 陈曦叹了口气:【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我看这朱佑樘只要是在处理家庭纠纷的上面,都不怎么样。 对为非作歹的妻弟不加惩处,对孩子也不怎么上心教育。 按理来说朱厚照登基的时候已经十四岁了,该懂的也都懂了,说是少年天子,却也没有多么年轻了, 但是那个胡闹的……】 【朱厚照即位之初,还是表现出了勤政的姿态, 往往黎明时分就上朝听政,同时继续进行日讲和经筵,但不久就有所懈怠, 这被认为是其身边以刘瑾为首的八名宦官,也称之为“八虎”或“八党”引导的结果。】 【又是宦官?】嬴稷微微皱眉,【这明朝的皇帝怎么回事? 宦官干政的后果,这些人心中是没有数吗? 尤其是这一老一少,年纪大的管不动了容易被蒙蔽,年纪小的涉世未深容易被诱导。 这朱佑樘前面不还对宦官处理的不错吗?怎么到自己儿子这儿又放心让宦官去影响了。】 陈曦耸了耸肩:【谁知道呢? 宦官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历朝历代都会重复的发生,活像中了邪似的。 而且朱厚照这个时候面对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宦官。 我前面说过了,明朝的时候属于小冰河时期,天灾频发。 朱厚照刚登基还没有改元的那年,京畿地区乌云密布,阴雨连绵,大水淹没庄稼,冲塌房屋。 他继位第二年,也就是正德元年,彗星扫过内阶和太微垣,大雨淹没了中都凤阳的民居; 南京暴风劲吹,雨水如注,迅雷不但击毁南京皇城的城墙,还击中孝陵白土岗上的一棵大树,树干起火,内焚中空; 京师流星陨落,天鼓自鸣,震雷还击中了郊坛、太庙、奉天殿等处的鸱吻、脊兽。】 【明朝这个时候的皇帝光顾着加强中央集权呢,也根本不会去让人研究天文什么的问题, 所以群臣认为这些灾异是上天谴告,纷纷上疏劝谏新君, 指出朱厚照沉湎骑射、宫中练兵、游玩无度、微服出行、滥赏妄费、不听直言、视朝渐晚、亲王代行祭祀、久旷圣学、居丧不哀等过失。 哎,看看,这就叫被溺爱的孩子,你前面不教,后面就开始变成熊孩子了吧。 面对这些劝谏,朱厚照表示反省,并一度“屏去鹰犬,停止骑射”, 但其内心对朝臣约束他的不满与抵触也与日俱增,相应地则是更加倚重刘瑾为首的宦官。 刘瑾还给朱厚照编排了弘治年间阁臣操纵朝权的戏剧,让朱厚照对阁臣留下了恶劣的印象。】 朱佑樘:“……” 别的不说,先把刘瑾砍了先! 第238章 第二百三十八个老祖宗很骄傲 朱佑樘的想法别的皇帝不是很清楚, 但是其他的皇帝们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了。 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了,他们心中也开始怀疑自己了。 倒不是怀疑自己别的什么,主要是怀疑自己之前碰到天灾的时候就开始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的自己, 是有点傻的。 看来研究天文是势在必行了。 起码要知道什么时候是正常的天文现象,什么时候可能是真出了很离谱的事情。 ——他们还是难以完全放弃掉封建迷信的想法, 主要是天幕这个事情,看起来也很离谱啊。 这不肯定是神鬼之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