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
书迷正在阅读:卿卿难哄、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天灾+怪谈]、撒娇攻被男主强娶了、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偏执竹马真香了、洛阳锦、玄学大佬满级回归后杀疯了、反派坐拥天下财富[快穿]
所以以淇国公丘福、驸马永春侯王宁为首的靖难将领纷纷上书,要求将二皇子朱高煦立为太子。 在这批武将的簇拥之下,朱棣对于立朱高炽为太子的决心有所动摇。 不过朱高炽也并非是完全没有自己的人脉。】 【自古以来,太子的人选多半都是立嫡立长立贤这几个标准里面选。 朱高炽本人并没有犯什么错,相反,他作为燕王世子之时表现的甚至可以说是亮眼。 仅仅凭借着天子自己的喜好就更换太子的人选,那是昏君的行为。 所以在兵部尚书金忠反对立朱高煦为皇太子,并在朱棣面前“历数古嫡警事”,劝说朱棣还是立朱高炽为好之后, 朱棣又寻求朝臣解缙、黄淮和尹昌隆三人的意见,他们三人都一致支持金忠的看法。 黄淮和尹昌隆都主张“立嫡以长”,当朱棣征求解缙意见时,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 而且朱高炽还有一个很有利的点,那就是他有一个好儿子。 所以在解缙强调“好圣孙!”后,喜欢孙子的朱棣被打动了。 二月,朱棣遣隆平侯张信、驸马永春侯王宁召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三人到南京, 册立世子高炽为皇太子,封第二子高煦为汉王,第三子高燧为赵王,并授朱高炽金册、金宝。】 【太子之争虽然尘埃落定,但是朱高煦、朱高燧两人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 朱棣还没死呢,谁能说下一任皇帝就一定是朱高炽呢? 所以他们依然和围绕在他们周围的政治力量寻求机会夺取皇太子之位。 朱棣作为一个英明的皇帝,也注意到朱高煦的情绪,将其汉王封国设置于云南。 然后,很无耻的事情就来了!】 无耻的事情? 这个形容几乎让所有的老祖宗和皇帝都有了好奇心。 甚至于是朱高煦都开始好奇起来,他到底做了什么,就成了很无耻的事情了? 【对自己的封国十分遥远这件事,朱高煦很是不满,多次公开称“我何罪,斥我万里?” 朱高煦又以李世民自比,请求天策卫为护卫,并称“唐太宗天策上将,吾得之岂偶然?”,“我英勇,岂不类秦王世民乎?” 这些嚣张的言论虽然一时间激起了朱棣的反感,但出于对其溺爱,并未加以深究。 同时,赵王朱高燧也多行不法之事,幸有太子朱高炽在朱棣面前解围,才得以幸免。】 【不是,大哥,我说的粗鲁一点,没有镜子总有尿啊,你哪来的脸跟李世民比啊? 登月碰瓷不过如此,你也不看看人家李世民做了什么,你又做了什么。 人家打下来了大唐的半壁江山,这大明呢?有寸土是你打下来的吗? 人家遵纪守法,如果不是被逼到了一定程度甚至都不会谋反,而你呢?因为觉得自己靖难之役立了点功劳,就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有不法之行。 你给李世民提鞋,我都觉得脏了李二陛下的鞋!】 李昞:【……噗……】 第209章 第二百零九个老祖宗很骄傲 李昞本来还有点生气的, 毕竟这个什么朱高煦居然敢拿自己跟他的孙子相提并论。 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如果真的是世民来,那还能有朱高炽当太子的机会吗? ——要知道,李渊可并没有很明确的想要改立太子的。 所以在听到陈曦给李世民说话的时候, 李昞是忍不住笑出来了。 李世民也还挺好奇的:“居然这样的人也想跟朕相提并论,他是不是觉得朕这天下拿的特别容易啊?” 众臣:“……” 他们也觉得, 李世民一路走来到底付出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他们比谁都清楚。 说到底天幕上说李世民去世的在皇帝里也算是早的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李世民在打天下的时候太辛苦了。 坐天下之后还要憋着气被魏徵指着鼻子骂, 那身体能好了去吗? 这个什么朱高煦真是什么都不懂就开始大放厥词,还拿自己跟陛下相提并论…… 陈姑娘说的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此人就算是想要给陛下提鞋, 那也不配! 脏了陛下的鞋! 说到这里,一些狂热的李世民大臣都上前道:“陛下,要不咱们换双鞋子吧?” 李世民:“???” 倒也不必如此, 有点夸张了。 * 朱高煦听到陈曦的话简直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怎么回事?他分明那么厉害, 打仗的时候英勇无匹, 怎么就不能跟李世民相提并论了? 更何况他还没有像李世民一样,直接杀兄弑弟, 逼父退位呢! 但是朱棣在听到朱高煦会这么类比自己的时候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李世民可是逼父退位的,朱高煦难道也是这样的想法? 他看着自己并没有当上这个太子,会不会也效仿玄武门之变呢? 他对朱高炽如此不满,是不是也想要杀了自己的兄长自立呢? 这个问题朱元璋想的更加深刻。 无论他有什么样的想法, 这个孙子都是废了。 “老四, 要不你还是把皇位传回给标儿这一脉吧。”朱元璋忍不住道,“看看你这个儿子不安分的, 你居然都不加以管束!” 朱棣:“……” 不敢说话。 他跟他父皇当然不一样,朱元璋偏爱太子已经是后人都知道的事情了, 除了大哥之外,他们兄弟基本没有任何人有着想要代替太子的想法。 但是听天幕上所说的他不同,他和父皇不一样,既立了太子,又给了其他儿子希望…… 朱元璋冷冷的说:“老四,想到你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了吗?” 朱棣立马跪了下来认错:“父皇息怒,是儿臣的问题!” “太子之位不稳则江山不稳,连这个道理你都不知道。老四,你让朕太失望了。” 朱棣:“……” 他原本听着天幕上所说的话开始起了的心思几乎要歇了。 这话不就代表了他没希望了么又…… * 【虽然我看不上朱高煦这个没什么本事就敢登月碰瓷李二陛下的,但是朱棣还是挺看得上的。 因为当时太子虽立,朱高炽的表现却并没有让朱棣满意。 和自己的父亲不同,朱棣明显对太子没有那么上心,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也没有那么稳固。 甚至比起朱高炽,朱高煦此时的待遇更像个太子,礼秩已经超过了嫡亲标准。 这在古代皇族来说是很不妥的一件事情。 所以解缙上疏劝阻朱棣说:“启争也,不可。” 说的不好听点,朱棣这不就是挑事嘛!】 【这话说的也没错。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皇帝嫌自己家的江山太稳固了,非要找点事出来呢。 给非太子的儿子比太子还高的待遇,聪明的皇帝哪里能做出来这样的事情?】嬴稷嗤笑一声道,【也就是他还有个忠心的大臣,敢直接这么说。】 【是的,但是朱棣却并没有体会人家的一片良苦用心,大怒,称解缙是在离间骨肉,对解缙很有意见。】 陈曦感慨道,【这叫什么? 我可以这么做,但是你不能说出来。 是吧? 而且不仅仅是朱棣,朱高煦也把解缙恨上了。 在永乐八年,解缙入京奏事,正遇朱棣北征未归,故只好觐谒太子朱高炽而返。 于是朱高煦又乘机进谗言说解缙专待皇帝不在京师时私自觐见皇太子朱高炽,无人臣之礼。 朱棣大怒,下令将解缙逮捕下狱严刑拷问,以后被处死。】 众老祖宗:【?】 嬴稷发出了灵魂质问:【不是,这皇帝脑子里是不是有点晃荡的东西,要不倒一倒? 怎么,人家来进谏你不在,拜一拜你自己立的太子走了还要被杀。 那你让太子监国做什么?】 李昞也是疑惑:【哪怕是有受宠的儿子说的话在,但是他说什么就信什么,总要有些自己的判断力吧……】 刘煓摸了摸下巴:【老夫以为老夫的儿子就算是很能杀忠臣了,看来这朱家的皇帝更是不遑多让啊。】 武士彟笑了:【跟他们比起来,老夫的女儿才残忍到哪到哪啊,怎么后人那么批判老夫女儿,就因为她是个女子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