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节
书迷正在阅读:卿卿难哄、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天灾+怪谈]、撒娇攻被男主强娶了、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偏执竹马真香了、洛阳锦、玄学大佬满级回归后杀疯了、反派坐拥天下财富[快穿]
后者那是真正身在皇家娇生惯养的皇子皇孙,朱棣却是真正吃苦受罪的。】 【除了武之外,朱元璋也是很重视文化方面的教育的。 他自己就吃了没文化的亏,当然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这样。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所以一切进入正轨之后,朱棣与兄弟们幼年入学,接受了大儒教导的正统儒家经典教育。 早在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就在宫中的白虎殿为诸子安排了专门的读书场所, 洪武元年十一月,朱元璋在宫中建成“大本堂”,广集藏书、延请名儒,朱棣等皇子和勋贵子弟便开始在其中读书学习。 说朱棣一个文武双全,其实并不算过分吹捧。】 朱棣听到这里骄傲的扬起了下巴。 看,他也是精心被培养过的,文武双全! 朱元璋眼中也带着欣慰。 自己年少时候穷困交加,别说是读书了,便是每天从地里出来都困难。 现在有条件了,那当然是要努力培养子孙了。 【后面朱棣被朱元璋封为藩王之后,也没有被养废,成为一个闲王, 在洪武九年,朱棣与魏国公徐达长女徐氏成婚后, 朱元璋便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即将前往封地为由,派遣朱棣和秦、晋二王前往“中都”凤阳, 为的是观摩祖宗肇基之地,使他们了解明朝的基业由何而兴。 此后,朱棣先后三次被派往凤阳常驻,在练兵演武的同时,还充分了解了民生疾苦和民间生活, 这对他的思想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史载朱棣在凤阳时“民间细事,无不究知”,在凤阳的这段生活可看作是朱棣宫廷教育的实习阶段了。】 说到这里,陈曦顿了顿:【很多皇帝做出的很多决策,看起来似乎是为百姓着想了, 但是因为他们对百姓的生活实在是太远了,所以才会自以为是的做出了决定,却吃力不讨好。 ……当然了,也不是说所有从苦难里走出来的皇帝做的决定就都是为百姓好的,比如朱元璋的很多决定…… 不过相对来说,这种从百姓中走出来的皇帝,做的一般都是比较好的。 起码在皇帝之中是比较好的,比如说汉宣帝刘洵,汉光武帝刘秀,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了。】 朱元璋:“???” 他听到这里忍不住扬眉道:“明成祖?” 朱棣这小子登基称帝他没什么意见,听了孙子的操作之后,他深感朱允炆并不是适合继承他的江山。 ——哪怕从陈曦口中得知了,他的很多政策是什么开历史倒车,他也知道了许多事情是导致他们大明灭亡的原因。 可是这并不是他刚死,朱允炆就大改特改的原因! 朱元璋现在对这个孙子还没什么感情呢,毕竟他儿子还在,大孙子也还在,这个刚出生的哪里就那么重要了。 但是,这朱棣给自己的谥号也让他十分不满! 几个菜啊就敢给自己叫“祖”了? 朱棣:“!!!” 他也是汗流浃背。 刚开始他知道自己是以后的皇帝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个谥号呢,现在知道了那真的是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不可能有这个胆子的,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在这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朱棣自己觉得。 对谥号稍微懂点的老祖宗们也发问了。 【怎么这明朝还有两个祖呢?】李昞有些奇怪。 陈曦道:【这个就要说到朱棣的好后人,明世宗朱厚熜了。 他并不是上一任皇帝的儿子,而是上一任皇帝的兄弟。 所以为了能让自己的父亲成为皇帝,升袝太庙, 硬是把当时庙号太宗的朱棣给升成了成祖,把原本的皇帝明武宗的位置还往后排了一下,把自己那个没当过皇帝的生父兴献王尊为兴献帝请入了太庙, 我估计朱棣本人和明武宗朱厚照都很意外。】 朱棣本人:“……” 何止是意外,他简直想要骂人了。 “这是第几世的孙子了?居然这么不尊敬祖宗,这家伙还想当皇帝?” 本来还在看热闹的明武宗朱厚照:“???” 不是,为什么他的皇位是他的堂弟来继承的,他现在还没有儿子,以后也没有吗? 而且这个堂弟也太不是东西了吧,他爹又没有当过皇帝,本来就是捡了漏的,不老老实实的就算了,还折腾自己这个皇帝? “传朕旨意!”朱厚照本来就不是那么喜欢按照常理来的人,所以当即开始发作起来,“褫夺朱厚熜的宗室身份,贬为庶人,永世不得回京!” 还想当皇帝? 做梦去吧! 就算是朕没有后人,你也别想来分一杯羹! 朱厚熜:“……” 只有已经当了皇帝的朱厚熜松了口气,其他的朱厚熜脑海里都是同样的想法:完了,都是这个破天幕,老子的皇位完了! 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个老祖宗很骄傲 【这朱厚熜还挺孝顺的……】嬴稷感慨了一声, 【就是只孝顺自己的爹,不太孝顺自己的祖宗。】 朱世珍:【……】 他也不知道要怎么说,但是听他们的意思, 好像这是个很不好的行为似的…… 最后只能叹了口气。 【我们继续说回朱棣的事情。 到了就藩的时间,洪武十三年的时候, 朱棣就藩北平。 这个时候的亲王拥有被称作“护卫”的少量军队,少的三千人,多的一万五千人。 名义上, 亲王不得干预地方事务。 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亲王可调遣王国所在地的镇守兵。 每有军事行动,诸王都要带领护卫随军出征, 那些在疆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帅,虽身为大将军,有时也要受到亲王的节制。 这些人也就是一开始的朱棣手上的第一桶兵吧。】 【还有一个朱棣后来重用的大臣, 也是这个时候由朱元璋派给他的了。 这个人便是姚广孝。 诸王初封时, 朱元璋都要为他们选一名僧人加以辅佐。 一来是因为朱元璋自己的和尚情节, 他曾经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僧侣; 二来便是他要这些和尚为了去世的马皇后诵经祈福。 不过他可能万万没想到,他给朱棣安排的这个和尚, 在后面鼓动朱棣造反上面那是颇有建树。 这个和尚便是道衍,后面由朱棣赐名姚广孝。】 【姚广孝是一位颇有谋略与学识的人,洪武十五年的时候随朱棣北上燕邸,后来与朱棣交往密切, 十分投缘, 还向朱棣推荐了一位术士,名叫袁珙。 这两人后面都成了朱棣的谋士。 除此之外, 朱棣还设法结纳地方文武官员,以培植自己的力量。 洪武二十二年正月, 朱元璋改大宗正院为宗人府,命朱棣担任右宗正。】 【在这个时候,朱元璋其实已经很倚重朱棣了。 当然,朱棣也没有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命朱棣率颍国公傅友德出征,收捕番将阿失里等人。 洪武二十六年三月,朱元璋命晋王朱棡节制山西、燕王节制北平各卫将士,凡军中事务,都要启奏朝廷和晋王、燕王。 洪武二十九年三月,朱棣率军北征至彻彻儿山,擒敌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又追击至兀良哈秃城,遇敌哈剌兀,打败敌军凯旋。 其实晋王朱棡的能力也不比朱棣差多少,只是很可惜晋王朱棡英年早逝。 洪武三十一年晋王去世后,朱元璋命朱棣节制北平都司、行都司、辽东都司及辽府护卫兵马,令他总率诸王防备边患。】 【只可惜,朱棣这么有能力,太子之位还是落不到他头上。 虽然说朱标身为大哥,对自己的弟弟们都有照拂,可是这皇帝之位乃是世间最尊贵的位置,谁又不想当呢? 所以在朱元璋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也引起过诸王,特别是秦、晋、燕王的不满。 洪武二十三年,朱棣招降乃儿不花后,晋王忌惮朱棣的功劳,到太子朱标处发告朱棣不听自己的约束“劳师冒险”,使朱标将此事汇报给朱元璋。 朱棣入朝,晋王又言语冒犯朱棣,还派人在燕王府内监视,搜求朱棣的“国中细故”,燕王每入朝,太子“数以语见侵”等等,其间剑拔弩张之势十分明显。】 【怎么说呢,很多时候,活得久就是优势啊! 你看太子朱标和晋王朱棡,就是因为活得没有朱棣久,这不就和皇位无缘了吗? 除了这两位,朱棣的另一个兄长秦王朱樉也已经去世了。 在朱元璋去世之前,朱棣已经成为了大明皇室里面最年长的藩王。 这时朱棣的羽翼已经丰满,不但有久征惯战的护卫军,权限上也早已超出了“列爵不临民”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