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
书迷正在阅读:卿卿难哄、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天灾+怪谈]、撒娇攻被男主强娶了、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偏执竹马真香了、洛阳锦、玄学大佬满级回归后杀疯了、反派坐拥天下财富[快穿]
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个老祖宗很骄傲 李显这边慌得要命, 武则天看着天幕倒是冷笑出声。 看不出来,这个唯唯诺诺什么都不敢做,对自己的岳家脑子进水的家伙, 居然会有如此胆色,敢逼宫? 若是真的, 武则天还能高看他一眼。毕竟帝王之家,也是成王败寇的,能把她赶下台, 说明李显还有几分本事。 不过按照她对这个儿子的了解,倒是不觉得他有这个胆子…… 还是先听听看吧! 陈曦的重点还在武则天到底有多能干上,她说到这里很激动:【这个增长率其实是很高的, 哪怕其中有一部分的人,是原先的隐户被加上去了,可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自然增长的。 这个增长速度在整个封建王朝里, 都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增长率了, 对比高宗李治时期的人口增长速度其实就能看出一二来。】 【文化方面, 武则天也是很重视的。 她曾召集文学侍臣周茂思、范履冰等人编纂《要览》《字海》及《乐书要录》等书。 其中《字海》就收录有所有武则天首创的则天文字,只是很可惜这些文字在后面都散佚了。 乐书要录》为唐代一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乐律文献, 除少量内容因袭就说外,多富实践意义,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她还改制音乐机构,将内教坊改为云韶府, 习雅乐, 促进宫廷音乐的发展。 武则天执政期间是唐代音乐过渡阶段,上承唐初的雅乐, 下为唐中期燕乐、俗乐奠定基础。】 说完,陈曦笑了一下, 【李隆基多半也是遗传了这位祖母的音乐天赋,所以才会成为梨园之祖。】 前面提到李隆基的时候,评价都毁誉参半的,让李隆基多少有点忐忑。 现在这个梨园之祖,却让他忍不住笑了出来。 嗯,后人还是有几分风雅在的,不是光凭借着治国看人的。 当然了,李隆基也并不觉得自己治国的能力不行。 他只是觉得,身为一个皇帝,必须要多面开花才行。 如果只能治国,却没有别的方面的长处,那显得人多无聊啊。 【在军事上,刚刚武家先祖已经说过了,我就不再多赘述。 我只说这么一个数据吧: 据统计,在武则天在位期间,武周对外战争共计26次,获胜21次,失败3次,另2次未分胜负,胜率为80%。 这个概率,如果放在唐朝整个历史之中会被稀释,但是单独拿出来,那就是历史上当之无愧的胜率最高的王朝! 其中,王孝杰、魏元忠、李多祚、黑齿常之等可谓是为武周的开疆拓土,守土安邦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和后面宋朝时期文臣对领军一事一窍不通,还要指手画脚不同,狄仁杰、娄师德等偏文臣的大臣,照样跟着领兵作战,并且大胜。 不过很可惜,也是由武举出仕的,后面几次救大唐帝国于水深火热,结束了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在这个时候并没有受到重用。 大概是因为武周朝还是将星云集,没什么他表现的机会吧。】 武则天坐了起来,眼睛发亮。 “来啊,天幕上提到的几位将军阁老,统统有赏! 还有那个郭子仪,这等救大唐于水深火热之人,居然现在都没有人发觉,去查查他在哪个部队,没有举荐此等人才的将军,一律罚奉一月,以示惩戒。” “陛下英明!” 【在武则天时期,领土面基最大的时候,一度达到了1241万平方公里,甚至比李治在位的时候还要大。 不过当然了,因为武周时期的政策基本上也是承袭大唐的,所以羁縻制度也一样是适用于武周的。 这个数字跟李治时期的数字一样,其实都是有着不确定性的。 今天这个国家归附,那领土就算进来,明天他反叛了,就又拿出去。 所以这个数字不光不确定,而且变动还会大的惊人。】 说着,陈曦顿了顿,又笑了起来,【但还是感谢老祖宗们,让很多地方变成了我们的自古以来。 别的不说,好吃的是真的多。】 陈曦竖起了大拇指。 众人见状都笑了出来。 不得不说,“吃”这个东西是刻在每一个种花人的基因里的。 “能怎好”的问题,那不是只有现代人才会考虑的,古人也一样会考虑的! 【当然了,武则天还有着一个被后世诟病多年的缺点。 那就是外戚。 哦不,外戚那是姻亲关系,武则天这边,她的姻亲关系可是李唐。 如果要靠外戚的话,那基本上跟还政李家没什么区别。 所以她只能提拔一些武家的人,哪怕她之前跟武家也算是撕破脸了。】 武士彟叹了口气:【哎,老夫的逆子啊…… 没什么眼光,没什么能力,反倒是光给老夫家中抹黑。 生出来的子孙也…… 哎……】 他摇了摇头,对那些孙子十分看不上。 【刚刚陈姑娘的话其实是对的,我老武家祖上冒青烟,其实也就出了曌儿这么一个得天独厚、钟灵毓秀的姑娘。 当皇帝,虽然比不上太宗皇帝那般,挽狂澜于既倒, 但是也比普通的男子皇帝强多了。】 陈曦点头,【所以和一般的男皇帝比起来,武则天的助力也就少多了。 为了能平衡这种势力,武则天不得不忍着厌恶,将自己两个哥哥的儿子给提拔起来。 甚至在突厥默啜可汗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于武则天的儿子时,武则天还命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纳默啜之女为妾。 可以说,武则天是非常想要将自己的母家给提拔起来的。 但是默啜却说:“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二郎,此岂天子之乎?我突厥世受李氏恩,闻李氏尽灭,惟两儿在,我今将兵辅立之。” 说实在的,还是因为武则天是一个女人,就算是她已经成为了皇帝,人们还是觉得,皇室的正统还是在李家那边的。 再加上武家本身的人根本立不起来,也导致了武则天怎么铺路都好,武家的人…… 嗨。】 * 武则天微微摇头。 她又何尝不知道武家没什么人才呢? 但是除了武家的人,她又能信任谁呢? 无论武家的人是什么心思,起码武家的人是希望她在这个位置上的。 李家的人,哪怕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又有几个是希望她在这个位置上的呢? 所以武则天才不得不做出那样的选择,因为她根本没得选择。 【说一句烂泥扶不上墙,那都是对烂泥的侮辱。 武则天重用的两个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也算得上是位极人臣, 在最风光的时候,甚至连太子一方都要避其锋芒。 但是这个风光,纯纯就是武则天给的,而不是他们自己赚的。 纵观他们的一生,都在忙活些啥呢? 在武则天的指示下,假造祥瑞; 看到武则天开始重用酷吏,便勾结酷吏,大杀李唐宗室和不附己的文武大臣; 在武则天称帝之后,便觉得以自己这种庸人之姿终于可以抱上了一条粗壮的金大腿,让他也能当当过皇帝的瘾呢。】 【于是这个时候,武承嗣、武三思兄弟对武则天及其宠臣极尽阿谀之能事。 其实奉承武则天还能理解,奉承她的男宠、宠臣我是真的…… 女皇陛下如果是能听枕边人吹风就决定了未来谁当皇帝的人的话,那她会把高宗李治的话当耳旁风吗? 这两人能有多谄媚呢? 对薛怀义“皆执僮仆之礼以事之”,“怀义欲乘马,承嗣、三思必为之执辔”。 对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他们“争为执辔,谓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 【哦,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是薛怀义之后武则天的新欢,由太平公主引荐入宫的。 要不怎么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呢,看看这给母亲塞男宠的速度,那也是丝毫不慢的。 对比一下又不想要讨好自己的母亲,还想让母亲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们…… 对此真的只能说,还好李唐的大臣们都还算忠心,不然的话,就靠李唐这两个也就比武承嗣、武三思兄弟强一些的李显、李旦前后两位太子, 能不能从武周手里拿回来社稷神器还真的不好说……】 李唐、武周的大臣们:“……” 听到陈曦平等的创了李家和武家同时期的继承人们,他们心里那个不是滋味儿啊…… 不过好在,好像李家的还是稍微技高一筹的。 其中更不是滋味儿的是武则天。 她甚至心里开始疑惑,难道是她和稚奴当真是汲取了两家所有的精华? 不然的话,他们的下一辈怎么真就这么扶不上墙呢? 武承嗣和武三思这种操作,哪怕是她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两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