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书迷正在阅读:卿卿难哄、别人练级我修仙,苟到大乘再出山、明明是生活技能,你却练成神技、上流夫人她越狱了吗[天灾+怪谈]、撒娇攻被男主强娶了、又怎么了我的大小姐、偏执竹马真香了、洛阳锦、玄学大佬满级回归后杀疯了、反派坐拥天下财富[快穿]
也就是说,武则天杀女的事情,是宋朝才兴起的传闻,唐朝的时候根本没有人提。 要不是今天是帝王先祖们的聚会,我倒是想要问问这几位写史书的文人了, 请问你们是有什么穿越时空的特异功能吗?还是说,你们已经开始怪力乱神,能和死者对话了。 不然怎么隔了这么多年,描写出来的东西就跟钻人家床底下似的,写的绘声绘色不说,连心理活动都能写的跟当事人亲口说的一样呢? 就算是被汉武帝陛下处以宫刑的太史公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放了很多个人情感在里面,他也不敢去编汉武帝杀女哦,也不知道宋朝这几位编写史书的人,到底是跟什么人学的这招。 总不会是师法古人吧?古人可没这么不要脸。 不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能写的这么活灵活现的,他自己说不定干过这种事,所以才会如此想一个女子会做什么吧。】 陈曦的话没有说死,说白了就是一种猜测。 不过宋祁、欧阳修、范镇、吕夏卿、司马光等刚刚被提到的人脸色都不大好,甚至有些晕眩了都。 这分明是赤裸裸的污蔑,他们……他们…… “他们”了半天,这些备受推崇的当时大儒、高官们也说不出来什么。 因为陈曦的话几乎是毫不留情的将他们平日里那些道貌岸然的假面撕下来在地上狠狠地踩,踩完还要问一句踩得怎么样了。 他们甚至没办法辩驳,因为那些事,那些书,那些话确实是他们写出来的,之前他们有多么自豪能写出史书名垂青史,现在就又多么懊恼为什么要在上面写上他们的名字。 就陈曦的态度看来,他们名垂青史的同时,可能也遗臭万年了。 这对这些把名声看得比性命都重要的人来说,别提多难受了。 【但是我们从小公主死亡的时间开始看,王皇后被废之时已经是在小公主去世一年了, 如果当真是因为小公主被王皇后杀死的原因被废的话,怎么可能推迟一年多呢? 而且这个时候武则天最大的依仗并不是小公主,而是她入宫之前便怀着的李弘,王皇后真要想稳固自己的位置,为什么不去杀李弘而是杀小公主呢? 一个公主,对国家的贡献再大,最多也就是军礼下葬, 但是一个皇子,那混得好了可是能当太子,能继承皇位的。 王皇后自己都没孩子,李弘对她的威胁不是更大吗? 既然都已经动手了,不杀皇子杀皇女,王皇后真有这么智障? 王皇后身后可是太原王氏和河东柳氏,李治就算是想要用这个理由废后,他也不能一点脑子都不用,武则天说什么是什么吧?】 众人下意识点头。 说的很有道理,能成为大唐最鼎盛时期的皇帝,就说明李治必然不是一个糊涂人,对这样的行为不可能看不出来。 【最重要的是,李治在后面废后的时候解释为“谋行鸩毒”,从未提及“公主之死”。 再加上古代人都迷信,不搞医术,搞巫术,古代医学的水平一直都不大行,小孩儿尤其容易夭折。 所以小公主估计还真是正常死亡。 不过这并不妨碍后世的儒生们拿这个来攻击武则天,也不知道孔老夫子的品行他们学到哪里去了。】 说完,陈曦顿了顿:【不过宋儒嘛……嗯。】 宋朝的儒生们:??? 什么意思,怎么突然就开始攻击他们整体了? 前面说的那些他们承认,确实是那几个修史书的人不对,在这事上面他们不占理。 但是后面这个,是不是就有点过分了? 【宋儒怎么了?】嬴稷再次起了兴趣。 要知道,在秦朝可是没什么儒家生存的土壤,那是法家的天下。 所以有什么说儒家不好的话,嬴稷那是肯定第一个开始响应的。 【老夫倒是也想知道,后世到底是为什么要这么编排老夫的女儿。】武士彟也这么问。 【还瞎编老夫的后人,老夫也想知道这帮人到底是什么想法。】李昞道。 【还说彻儿,乃公也想听听。】刘煓也说。 陈曦于是看了一眼最后一个老祖宗,朱世珍。 朱世珍歪头想了想。 他对儒家什么的,还真没有什么概念。 他所信奉的那些世界观,他并没有意识是从儒家来的,而且身为一个从元朝过来的人,朱世珍对宋朝并没有什么好感。 如果不是宋朝的皇帝和官员后期那么昏庸,他们会沦落到那个地步吗? 【说说吧。】 陈曦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就顺便说说吧。 其实每个朝代更迭的时候,后一个朝代都会对前一个朝代有所抹黑,有所看不起。 不然的话,对于他们本朝来说那岂不是麻烦了? 前朝不坏,那他们改朝换代不就是坏的了吗? 所以说对前朝的适度贬低,那是人之常情,可以接受。 甚至我觉得是正常的事情,不过……】 【虽然我们后人在总结历史的时候,对汉朝、唐朝两个朝代加的前缀是强汉和盛唐,而对宋朝的大多是挫宋、弱宋, 但是在宋人眼中,却并不是这样的。 尤其是在北宋——嗯,和大汉一样,宋朝也是分成了两段的,因为他们有一次靖康之耻, 那时候是直接被金人打到了都城开封,在大臣们愿意死守的情况下,在能赢的情况下,由皇帝们作为代表,玩了几波骚操作, 这么一来,不光直接被金人给带走了两个皇帝,还带走了众多的赵氏皇族、后妃、公主,甚至是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 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什么?】 【还有这种事?】 【这皇帝到底活着干吗?】 【生孩子吧,毕竟宋徽宗赵佶在被俘虏了之后,还在金国生了十四个孩子呢。 在这一点上,宋朝的皇帝确实是冠绝历史,没什么要脸的皇帝能比得上的。】 第115章 第一百一十五个老祖宗很骄傲 沉默, 历朝历代在听到这个话的时候都是沉默的。 尤其是在大宋的开国之君赵匡胤所在的朝堂上,更是沉默到地上掉根针都能听到了。 逐渐深重的,是赵匡胤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声。 太医恍惚了一下之后连忙上前给赵匡胤扎了几针, 不然的话,他脑子可能就要炸开了。 气炸的。 “朕现在算是知道, 为何朕的先祖不能在上面了……”赵匡胤说着说着眼泪便落了下来,“朕有愧啊……” 哪怕是他害怕的唐朝后期出现的状况,国度六陷, 天子九迁,加起来能有这个耻辱吗? 没有! 两个皇帝都被金人给拉走,甚至是连带着宗亲、后宫、大臣也被拉走, 这几乎是把整个大宋的上层阶级全断了啊!!! 他们怎么敢,他们怎么能做到如此程度??? 赵匡胤不理解,他觉得如果是自己的话, 怎么也要战死在城门吧? 好歹对得起他身后的万千百姓啊! 不过…… 赵匡胤突然站了起来:“来人啊, 将晋王和他所有的子嗣都给朕控制起来!” 赵光义:“???” 他有点懵逼, 这事确实很离谱了,但是这是后人的事情啊, 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他慌忙道:“皇兄,臣弟冤枉啊!” 赵匡胤咧嘴一笑,露出了带着血腥气的味道:“朕打算让你们为了大宋的未来牺牲一下,想必晋王顾全大局, 也不会有所推脱, 是吧?” 赵光义:“?????” 他脑中有些不详的预感,但是还并不敢确认。 或者说是不想确认。 大家都是亲兄弟, 他不至于对弟弟这么残忍吧? “皇兄……” “当然,再看看, 说不定你可以不用牺牲。”赵匡胤摆了摆手,“不过你的儿子,朕不会放过。” 赵光义:“……” 别啊,这不是要他断子绝孙了吗??? * 【在华夏漫长的历史之中,是有过许多次危机的,几乎到了亡国灭种。 但是像靖康之耻这种事情,每次提起来,还是让所有人都感到生气愤怒,甚至是对当时的整体都开始产生怀疑的。 我也说过了,宋朝很多方面做的确实不错,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前后绵延319年, 不过宋朝和其他大一统王朝时期相比,那是不够格的,它根本也不是什么大一统王朝。 之所以将其认为是统一的王朝,主要还是这个政权是汉人建立的政权,且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 还有一点是,它周边的各个政权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也就是老祖宗你们认为的番邦蛮夷,这些番邦在后面我们新社会之后,他们被称为少数民族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