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小说 - 穿越考科举在线阅读 - 第112节

第112节

不过他们三个坐在角落里, 不会有人听到他们的谈话。    “是这样,去年的青储料, 足足做了六万斤,到后面也是不够卖的。”安叔公道,“今年县城牛家,早早过来,说今年要买四万斤。”    “堡李村李家,要的数量也增加了,要三万斤。”    “这加起来,就七万斤,咱们安纪村各户要的,加起来也要一万多。”    “这,这实在太多了。”安叔公愁得头发直掉。    他还是头一次觉得货物太紧俏也是麻烦。    第一年卖青储料的时候,一万多斤,都要他跑前跑后。    现在呢?    单预定的都有八万多斤了。    明明冬日要的东西,为何八月初,这里刚放麦假,也就是刚要收获的时候就来定?    自然是各家都怕晚了没自己的份。    安叔公话音刚落,只听张兽医又道:“我那边的还没算,我认识隔壁县一户养羊的,听说青储料的好处后,一定也要买的。”    “他那边也要四万斤。”    隔壁县想要这事,安叔公都不想提。    提了有什么用,自己县城的买卖都做不完啊。    去年做了六万斤的青储料,都是他们全家老小齐上阵。    今年?    再多一斤都做不出来。    “就是想同你商量一下,看看卖给谁,不卖给谁,或者有什么法子,让大家都买到。”安大海道。    安叔公跟张兽医讨论好几日了,还是安大海说:“不如去找纪元,他是个聪明的,找他啊。”    所以大家就到了县学。    纪元听明白了。    需求量太大,生产跟不上了。    卖给这家,不卖那家,容易结仇。    毕竟都是同行。    纪元道:“村里有没有人愿意一起做,多找些人吧。”    话说完,纪元也觉得不对。    很早之前,他就考虑过,卖青储料,到底属不属于商业活动。    自家这么干就算了。    再雇人一起,那就说不清了。    而且这利润确实不错。    他去年得了二十多两银子,这数字比得上农户许多年的积蓄。    再扩大,就不好了。    安叔公估计也这么想的,他还想着自家子孙出个能读书的。    肯定说什么都不会扩大规模。    所以事情又回到原点,就那么多,卖给谁。    安叔公果然道:“挣钱虽好,但要被归为商籍,却是不妥。”    虽说如今允许商籍读书。    但也就这几年的事,若什么时候改回去,那怎么办?    再说青储料的买卖如此之好,以后要是有代替的,他们怎么办。    农籍变商籍简单,商籍回农籍,那就难了。    按照他们本地轻商贾的想法,安叔公是绝对不愿意的。    纪元点头。    但张兽医却着急了:“这有什么想的,多雇人多做点啊。青储料的好处,你们不会不知道。”    安大海也点头。    他们是专业的,走访的人户越多,越知道青储饲料的好处。    特备是府城来的兽医,知道他们这有青储料,还大为惊讶。    毕竟他们这边不算富裕,养殖也是刚开始没多久,竟然有这种东西。    府城来的兽医还说,若能普及开,对县里的牲畜都有好处。    只要冬日耕牛掉膘不严重,明年春天就能多耕地,秋天才能多收获。    便是不给耕牛吃,给羊儿吃,长肉也能卖好价格。    县外的城防营马匹,吃这些更好,马儿跑得好。    总之一通话下来,许多人都追着安叔公要预订青储料。    “耕牛,肉羊,还有城防营的马匹?”纪元听着,面也吃完了,心里也有数了。    “也许,这事还有转机。”纪元笑着道,“这买卖,或许你想象中还要大。”    既然东西这么好,那说明全县都需要,甚至隔壁县也用。    别说六万斤,八万斤,便是八十万斤,都能卖得出。    “乖乖,卖这么多,我就真的是商籍了。”安叔公急了。    纪元摇头:“放心,要先去探探口风。”    “此事,只怕要麻烦县令。”    “谁?!县令?!”    别说安叔公坐不住了,便是张兽医也坐不住。    他们这里面,就张兽医跟县令接触得多一点,那还是因为要发展本地的兽医人数。    就这,他也才见过两次面。    安叔公更不用说,他见过最大的官,只是村长啊。    安大海虽然也惊讶,但还是更相信纪元。    “那谁去找县令?”安叔公问道。    纪元看向张兽医。    这事张兽医说最合适,但张兽医赶紧摆手:“不行,我不行,我见到县令腿肚子打转。”    “这是对全县耕牛有益的事,不单单是生意。”纪元道,“对比赚的银钱来说,把青储料推广出去,才是最大的好处。”    纪元平时花销不大,便是安叔公一年买五六万斤青储料,再加上去年价格降低,他也能得二十多两,足够他一年的花销。    所以提高产量,对他来说可有可无。    甚至闷声发大财才是好的,更不会引来窥探。    但方才张兽医说了那么多好处,加上最了解耕牛的养殖户争抢购买,就知道这不仅是买卖的事了。    张兽医还是摆手。    他真的不行啊。    他就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如今被人追捧,是正好选对了职业,他一个半吊子都能被推上去。    让他去给县令说这事,他真的不行。    张兽医甚至没听纪元的想法,便坚持不做。    安大海了解自己师父,朝纪元摇头。    纪元思索片刻。    既要扩大产量,又不能让安叔公家转为商籍。    或许还有个法子?    纪元道:“等我收拾东西,咱们即刻回安纪村。”    回村?    这行啊。    纪元还去钱家拿了做的冰皮月饼,除了赵夫子家的那份,其他的给安叔公他们分了吃。    正要往村里走,没想到县城牛家的来了。    他家做事的看到安叔公他们来县城,立刻过来迎。    看样子,还是为了青储料的事。    现在也不好直接答应,只让他们暂时等等。    反正在秋收结束之前,就把事情定下。    回去的路上,纪元把他的想法同安叔公说了。    既然安叔公家不能雇人,也不能大规模生产。    那就把整个安纪村都算上。    他们先去说动村长,就以带着全村做农产品的名义来做。    村长牵头,招呼愿意做青储料的人户。    整个村都参与,也不好把整个村全都变成商户吧?    说到底,他们就是做饲料的初加工。